2023年6月11日,应川美邀请,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带领东盟英才博士学位项目的国际学生们到访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罗中立美术馆,感受天马行空的艺术理念和中国元素的巧妙融合,开启了又一次的中国文化体验之行。
一、从馆藏出发—文脉传薪
在馆藏作品展览中,博士生们欣赏了20世纪以来四川美术学院历代师生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藏品。通过这些作品,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了四川美术学院学科的发展及艺术藏品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变迁的脉络,切身从时代的脉搏中感受到艺术的脉动。
留学生们表示过去只能通过书籍及社交媒体了解中国的历史,而今鲜活的历史以艺术形式呈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都纷纷拿起相机,将艺术以另一种方式保存。
二、收租院群雕—时代烙印
气势恢宏的收租院群雕通过写实的手法将博士生们带入另一段中国历史。收租院群雕采用民间传统的庙宇泥塑模式,用稻草与棉絮和泥在木扎结构上塑成。复杂迥异的神态表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剧而又真实的人性冲突让同学们了解到乡土中国人物的行象,体会到传统语言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学生毕业展—青春当代
油画、雕塑、中国画、影视动画、跨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实验艺术……走进川美2023年毕业展览现场,博士生们感慨道犹如走进艺术大观园,展陈作品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一件件艺术作品以独特洞见链接社会现实,赋予作品深刻的人文魅力,以多角度的主题意涵、多样化的媒材应用演绎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在艺术体验区,博士生们不仅亲身体验了中国书法和绘画,也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来自印尼的博士生芮尔,用毛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中文名字;一位来自缅甸的同学,在宣纸上写下感激的话语。
参观完展览后,在美术馆的贵宾厅举行了《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作品集》赠送仪式和四川美术学院代表赠画仪式。每一国家代表都分别上台接受了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的赠画,并由衷地表达了对四川美术学院的热情接待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特别策划此行的感谢。
最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与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敏敏教授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张晓君秘书长分别进行讲话。张晓君秘书长说到,希望每一位博士生都能在中国,在重庆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深入体验中国文化。李敏敏院长对西南政法大学东盟博士英才班的同学和张晓君院长的到来再此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在中国度过一段有意义的学习、生活的时光。
讲话完毕后,又进行了一个特殊环节,每一位东盟博士都将自己的名字用本国语言写在宣纸上进行装裱,以此来纪念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