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晚上7点,由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中华武术——咏春拳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会议大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黄韶坚师傅担任主讲人,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教授主持讲座。让东盟英才博士班项目及中柬合作办学2+2项目的40余名国际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妙之处。
讲座伊始,张晓君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当代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长期忽视中国传统武术,武术作为一项传统技艺,对于青年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锻炼顽强精神意志和道德品格具有重要作用。“未曾习武先学礼,夫曾习武先习德”,除要求武艺精湛外,中国人历来也讲求武德高尚。将激烈的攻防技术与道德修养相结合,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如今,尚武而崇德不仅能陶冶情操,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慷慨义气。
张院长介绍到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咏春拳第十一代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黄韶坚师傅。黄韶坚同时也是咏春拳六段,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首届教练员、自由搏击裁判员。现任重庆奥体中心咏春拳会馆馆长、总教练;西南政法大学武术讲师、教练;重庆电讯学院咏春拳顾问,总教练。他从广东来到重庆,也将咏春拳的技艺带到了山城,由此咏春拳开始在重庆慢慢扎根、成长。2012年至2018年间,黄韶坚师傅连续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武术拳击锦标”、“全国传统武术搏击挑战赛”等武术大赛的奖项。
讲座期间,黄韶坚师傅从理论介绍、视频展示、动作指导三个方面向东盟英才项目的博士研究生们展示了咏春拳的武术文化,获得了现场各国国际学生热烈的反响。
黄韶坚师傅从咏春拳的历史、特点、实战展开讲述,将咏春拳的故事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咏春拳发源于中国明末清初,为格斗和搏击而生,尽管它从初始是为女性而创造,但随着咏春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到咏春拳的学习锻炼中来。放眼世界,欧洲和美国也有不少人在练咏春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咏春拳不仅不会落没,更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视频展示环节中,黄师傅选取了学员们在格斗训练时的视频以及一些经典的影视场景,尤其以李小龙为主。说起李小龙,现场的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讨论。
随后,黄韶坚师傅携其弟子亲自上场,将连续的动作拆分成慢动作,一步一步耐心地为大家进行讲解,在咏春拳武术文化的感染下,场下的同学们跃跃欲试,跟随着黄师傅的动作一步步地学习模仿。看到大家的学习热情如此高涨,黄师傅特地邀请同学们上场,由他亲自指导动作。一拳一脚,一板一眼,四两拨千斤,顺力发力,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与黄师傅的交流互动中,本次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中华武术——咏春拳就在这样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世界存在无限的方法,以此为追寻,以有限的方法来实践。世界存在无限的真理,以此为追寻,以有限的真理来指导实践。以武术之道,移之学理,亦不失其道理,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洗礼,更是中华武术哲学给予我们的方法论启示。